M9517911,D9337659,D9328507,D9328376,D9227582於2006.12.14整理

結論:

台灣當局認為,中國大陸常規部隊的裝備水平不高,但導彈技術並不落後。其導彈可在遠離沿海地區的基地發射,越過台灣海峽打擊台灣。大陸已在台灣對面部署了幾百枚導彈,如果這些導彈對台灣密集發射,即使隻裝備常規彈頭,也會給台灣未來的導彈防禦系統構成很大威脅。

  此外,大陸還從俄羅斯購買了裝備有SS-N-22『日炙』反艦導彈的『現代』級驅逐艦和空中預警機,這將大大提高大陸的海上機動能力和超視距目標定位能力。大陸還在研製衛星定位系統,其目的是提高巡航導彈和短程導彈的命中精度,從而提高打擊台灣空軍基地和港口的能力。據說大陸還購買了俄羅斯的Kh-31P反輻射導彈、KS-172空空導彈和空射反預警機導彈,這可削弱台灣的預警和反導防禦能力。


  台灣的『愛國者二型』導彈防御系統尚未經過實戰檢驗,何況台灣民眾在心理上無法接受戰爭的現實。台灣的經濟也經不起大陸導彈的打擊。一旦大陸發動導彈襲擊,即使不發起登島作戰,也會造成島內資金的大量外流。大陸不斷增加沿海地區的導彈部署.已經引起了台灣決策層的極度不安。


四、TMD是確實能保護台灣的領本嗎?

TMD系統由兩個部分組成一一低空防禦系統和高空防禦系統,以40公里的攔截高度為臨界點。完整的TMD系統應該既包括低空又包括高空防禦系統。低空防禦系統的攔截半徑為50—60公里,『愛國者二型』和『愛國者三型』就是典型的低空導彈防禦系統。高空導彈防禦系統的覆蓋面積較大,主要有艦載海軍全戰區防空系統、陸基戰區高空區域防空系統,以及助推段攔截系統。


  『愛國者三型』是『愛國者二型』的改進型,使用了增程攔截技術,「命中—摧毀」攔截彈頭可在30公里的高空擊中目標。而高空防禦系統攔截來襲導彈的高度在40—150公里之間,防御區域直徑達幾百公裡。要部署戰區高空區域防空系統還需輔以相控陣X波段雷達,其探測能力達500公裡,而且應具備區分假目標與真彈頭的能力。


  海軍區域防空系統和海軍全戰區防空系統要依靠“宙斯盾”巡洋艦和具有垂直發射系統的驅逐艦才能發揮作用。由於要到2007年或2008年這兩種系統才有可能進入部署階段,目前台灣加入TMD系統的爭論主要集中在部署低層防空系統的必要性上。


  歷史上,台灣在研發導彈方面一直落後於大陸。20世紀70年代,大陸衛星上天後,台灣中山研究院立即著手實施“青蜂計劃”.研製短程導彈,並在1980年初見成效。同年,中研院研製成功了研究導彈制導技術的計算機系統。台灣自行試驗並部署的短程導彈包括“雄風”地空導彈、“天箭”空空導彈和“天弓”地空導彈。針對大陸在沿海地區部署的M族導彈,台灣還在自行研發反導系統。


  由於大陸在研發導彈系統方面一直佔有優勢,台灣從美國購買TMD系統似乎成為扭轉這種不利局面的上策。台灣島內支持加.A,TMD系統的人士認為,部署TMD系統可保持兩岸攻防均勢,懾止大陸利用其導彈能力發動進攻,從而確保地區穩定。但這種意見在島內並未達成共識,有關TMD系統的爭論有加劇之勢。


五、台灣政黨對於TMD的看法

台灣的TMD爭論與黨派政治交織在一起,但大陸擔心台灣加入TMD系統會增加其「獨立」的籌碼,尤其對於執政黨民進黨的顉導之下。


黨別

民進黨

國民黨

讚成/

反對

讚成

讚成


理由
















1. 民進黨主要關注社會和政治問題,很少關注軍事問題,但在導彈防禦問題上卻立場強硬,這是因為有利於它贏得軍方的選票,增加在大選中的實力,同時又有利於實現其台灣「獨立」的政治目標。


2. 民進黨多數黨員還認為部署TMD系統可增強台灣與美國和日本的防務聯系。因此,即使代價巨大,也仍然值得投資。借導彈防禦而與日本和美國結成事實上的軍事聯盟後,民進黨就會進一步奢望其實現「完全獨立」的前景,至少也可保持與大陸分庭抗衡的現狀。

  1. 可以鞏固美台關係。


  1. 但在國民黨內部,也有一部分

人認為TMD耗費過大,會擠佔社會福利和民用基礎設施在預算中的比重。在消除選民對大陸導彈威脅的擔心方面,TMD確實是一個賣點。但如果TMD的研發和建造費用阻礙了其他預算項目的增加,選民可能就不會答應了。而競爭對手也正可利用增加社會福利來拉走選民。因此,國民黨在安全與社會福利的平衡問題上如履薄冰。




結論




民進黨完全以獨立導向來支持加入TMD,但相對的更容易觸發兩岸最敏感的議題,反而更容易引發台海危機。


除了認為可以維持美台關係外,還關心了因為軍事預算而排擠了人民福利的議題,如果加入TMD是用國民黨主導,相對地對於台灣人民比較有保障。


除政黨之間的不同意見外,有關TMD問題的爭論也反映在台灣軍隊各軍種之間競爭上。台灣軍隊建設歷來重視陸軍,但在20世紀70年代台灣放棄反攻大陸的想法後,軍費開支逐漸向海空軍傾斜,在1995年的武器採購預算中,陸軍竟然隻得到了11%的份額。近年來,台灣軍方才關注這一問題,開始逐步實現軍費開支的三軍平衡。


  TMD系統為台灣陸軍重新爭取武器採辦預算中的份額創造了良機。但台灣軍隊中反對TMD的人卻多數來自陸軍,他們的擔心主要集中在TMD系統的技術可行性以及效費比上。1 997年克林頓和江澤民宣布美中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後,台灣軍方的許多高級將領又認為有必要以非正式軍事聯盟的關系加強美台關系,於是開始支持台灣部署TMD系統。


  爭論歸爭論,TMD進入台灣似乎已成定局,現在的問題是台灣將建成一個什麼樣的TMD系統,人們對其效能及在預算中的比重將拭目以待。


六、台灣加入TMD對兩岸關系的影響探討


如果台灣選擇TMD,將給兩岸關系、地區安全和美台中三角關系帶來深遠影響。TMD的支持者強調,TMD是用來防御的,是限制大陸的導彈破壞並懾止大陸進攻行為的安全保障,不具有任何挑舋性。然而,擁有了TMD這一手段后,台灣就有可能無視大陸的導彈攻擊而宣布“獨立”。TMD的政治影響因此就改變了它的防御性質。台灣為了增進安全而部署TMD.必然會削弱大陸的安全:大陸就會提高軍事能力來重新奪取其相對優勢.最終結果是使台灣陷入與大陸競爭和對抗的“安全困境”。


  近來發生的兩件事也許會導致兩岸“安全困境”的進一步惡化。“宙斯盾”系統一直被大陸認為是一種准進攻性力量,因為它有能力部署進攻性武器.且海上機動能力使其可以緊靠目標區部署。如果美國售台“宙斯盾”級驅逐艦,大陸就會在沿海地區部署更快、更精確的導彈來彌補。這也許正是美國在售台“宙斯盾”艦問題上猶豫不決的原因。中國為提高其海上防御能力而購買“現代”級驅逐艦,也正是看上了SS-N-22“日炙”反艦導彈對付台灣海軍的能力。台灣海峽寬約130—250公裡不等,隻要部署在這裡的導彈射程超過100公裡,就會被認為富有進攻性。因此,兩岸在TMD系統的攻防性質上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通常認為,TMD是純防御性的,因為台灣不會用它來進攻大陸或發動首次打擊。但在大陸眼中,這無異於台灣在獨立問題上為改變現狀而採取的“主動”措施。中國認為,美台在TMD問題上的合作會使美國成為台灣的安全保証,影響大陸實現國家統一的大業。面對台灣的分裂舉動.大陸必須採取行動。


  對此,中國將別無選擇,它隻能採取不放棄使用武力的立場。大陸對台保持軍事優勢及阻止台灣獲得TMD的舉措反過來又加劇了台北方面的“安全困境”。部署TMD系統既能增強台灣的軍事防御能力,又能滿足其短期內的安全需求,但卻會引發一場軍備競賽,而且可能會導致台灣其他重要軍事能力的削弱。此外,由於台灣當局在過去幾年拋出「兩國論」、「一邊一國」論等刺激言論.雙方在20世紀90年代建立起的信任與相互諒解已蕩然無存。由於TMD的影響深遠,大陸必然會以增加進攻性的導彈部署來進行回應。其直接后果就是大陸的導彈能力迅速增強,最終台灣將發現根本無力威懾大陸、自身難保。


七、台灣的出路何在

西方觀察家普遍認為, 目前在台灣推行TMD計劃實為下策。台灣有人建議自行研製中程導彈來報復大陸可能對台灣發動的導彈襲擊,但這肯定會進一步加劇台灣的“安全困境”,而且美國也不會同意台灣這麼做。台灣也可自行研制攔截導彈,它已經在進行這項工作。但它所研製的系統在技術上肯定不過關,作戰能力也有限,而且也逃脫不了軍備競賽的怪圈。也有人提出,台灣可尋求美國的安全保証,在這種情況下.則根本無需在台建造TMD系統。但自1 972年以來,美國已不願提供這種保証。在將來的台海危機中,美國仍將保持模糊立場。


  不管最終的解決方案如何.台灣海峽的安全形勢似乎都不容樂觀。海峽兩岸目前的當務之急是認真考慮一下建立信任機制的問題, 以制度化的形式將政治對話固定下來,定期交換雙方的觀點,這才是最終化解台海導彈危機的惟一出路。



資料來源

1.《世界安全》雜誌

2.中共導彈發展之研究—兼析對台海安全之影響/中山大學 梁文興撰

3.飛彈防禦國家安全/林子洋

4.台灣戰區飛彈防禦與中共可能因應策略之分析/林宗達

5.台海安全與兩岸國防預算之比較/國策雙週刊/137/楊志恆

6.中共對TMD戰區飛彈防禦系統的態度/投資中會/62/丁樹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r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