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9517911,D9337659,D9328507,D9328376,D9227582於2006.12.14整理


四、TMD對臺灣的影響


一、TMD與台灣之關係

199711月時,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名為「美台反彈道防禦合作法案」,並要求美國政府對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研究:

1.在亞太地區建立一個能夠保護台灣免受彈道攻擊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

2.美國向台灣提供先進的地區性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之合作體系。

3.應當在所允許的對外武器銷售計畫中,向台灣政府提供防禦裝備和服務,宗旨在於建立一地區性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以保護台灣和一些特定島嶼免受有限的彈道導彈之攻擊。

4.將台灣納入任何彈道導彈防禦合作的計劃都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以上所述,的確帶給了台灣人民對於本土安全有了一劑強心針,然而最近,TMD問題在台灣引起了一場激烈的爭論。由於TMD系統技術復雜、性能不夠可靠、耗資巨大,且可能引起重大的國內和國際影響,在TMD問題上何去何從,台灣陷入了兩難境地。

台灣“國防部”2005年度預算報告書830日出爐,預算書中透露,台灣「國防部」在一項赴美進行「防空研討案」的計劃中,將著手與美方研究導彈防禦系統研發和未來發展,據了解,這是台軍首度與美方正式針對建立戰區導彈防禦系統(TMD)進行的官方會議,也意味著台灣當局已為加入TMD預做准備。但根據美國軍事專家多方論證得出的結論卻是:TMD並不能帶給台灣安全。



二、國內對台灣是否加入TMD的觀點

()、政府的立場

1998年,參謀總長唐飛先生於訪問美國期間就提出「希望美國提供戰區導彈防禦系統給台灣,並希望優先獲得陸基和海基式的低空防禦系統」。隨後在1999年,唐飛任國防部長時在立法院的國防委員會中指出「台灣估計在810年內,才能建立摧毀來襲導彈70%的低層導彈防禦系統,儘管耗資龐大,國防部計劃會盡快建立該系統。若要等到45年後在考慮台灣是否加入TMD就太晚了」。


()、台灣對於支持加入TMD的主要觀點

1.能強化台灣的反彈道導能力及安全:

目前台灣只有一種攔截導彈,並不能有效地攔截為數眾多的中共彈道導彈,而TMD系統中有愛國者三型、標準二型及三型及高空攔截導彈,還有雷射攔截系統都是美國現役及研發中新型的武器,若能引進將可提升台灣在攔截導彈之能力。尤其是TMD具有多重攔截火網的特點,從來襲導彈的爬升階段、高空階段、及低空(又分海上及陸上)等階段分層予以攔截,來提升導彈的攔截率。

根據日本以三菱重工為首的民間國防工業一份評估報告顯示,在TMD系統的防護下,假設北韓對日本發動導彈攻擊,若僅用愛國者系統攔截,其漏防率為46.6%,若加上高空層(THAAD)系統防禦,其漏防率可降為至33%。再進一步由信號控制防禦系統,並模擬以18枚導彈對日本佐世保海軍基地進行胞和攻擊,結果顯示愛國者可攔截66%的來襲導彈,加上外防禦層的話,漏防率幾手是零,因此TMD系統的銀好防禦功效由此可見。


一般低空層系統是以攔截短程導彈為主,例如中共的M族導彈,但卻無法有效攔截中程以上例如東風2-1、東風-3及東風-4等飛行速度大於愛國者二型23倍之多的導彈。而高空層防禦系統(THAAD)除了可攔截射程3500公里以上導彈,其本身攔截的速度為9馬赫,可攔截上述愛國者(速度為5馬赫)所無法攔截到的導彈,它也可在長距離外提供多次攔截接單的機會,若遇敵攜有核生化彈頭的導彈,可在空空處予以摧毀而削弱其殺傷之效果。


TMD也可藉由境外攔截的方式,來降底爆碎片對境內所造成的危害。根據第一次波灣戰爭的經驗,以色列用愛國者導彈攔截到的11枚導彈,其殘骸落地之後所造成的破壞程度反而比被導彈直托擊中還嚴重,因此在當時引發了『愛國者無用論』的爭議。若以TMD中的海基系統攔截,則可將接戰點推向海外,彈片必然掉落海中,或者是在大氣層或境內就予以攔截、二度傷害的機會就遠比愛國者系統還低。


2.能提升台灣的嚇阻能力:

如前所述,台灣目前所欠缺的就是有效嚇阻及報復中共『武力犯台』之能力,若能使中共導彈在攻擊上感到多重阻礙,也是提升我國嚇阻能力的方法。且中共因此也不敢輕是對台灣發射核導彈,因為TMD系統中高空層的攔截點是靠這或在中共的領土()上空,中共的核導彈會被攔截而引爆,使自己成為核子攻擊的受害者。另外TMD系統不同於一般性的防禦武器,它可以在技術上改進而成為攻擊性武器,並將之運用在台灣提升空對空、空對地及地對空等導彈之技術上,也可將『以飛行速度3公里/每秒的攔截導彈撞擊一個5公里/每秒來襲導彈』的技術,來改善台灣攻擊性導彈的準確度。另外TMD系統也有能力去摧毀運動速度比他慢的任何目標,這對如要建立長程攻擊性武器的台灣來說,無異是一種獲自美國可靠技術移轉的方式。


事實上,中共也開始擔心此防禦系統所產生的影響,例如爾後對台灣採取軍事行重可能會有不利的後果,尤其是高空層攔截和太空監測系統對會其未來導彈的攻擊更為不利,因為在此系統所涵蓋之中共的飛行器均會成為打擊目標,這樣不僅會降中共彈道導彈的攻擊攻果,而且還會制約其在東亞的軍事力量。


3.可與美日兩國建立軍事合作或同盟之關係:

台灣由於和美國及同盟國家並無正式的外交關系,所以無法參加相關軍事合作計劃、亞太地區相關論壇和對話機制。如果美國政府及國會一致同意希望台灣能加入此防禦系統,也給了台灣和這些同盟國家軍事合作的一個契機。相對地因加入了TMD後,美國爾後在軍售台灣的立場和管道上,也會因此變得合理及暢通。

尤其是在反導彈技術方面,在台灣目前無法自行發展的條件下,例如長程預警雷達、衛星系統及C41能力的提升等,更需要繼續與握有這些關鍵性技術的美國來合作才能取得。加入TMD後,可與美日兩國進行統一的作戰訓練及導彈技術的交流與轉讓,而形成了三方共享情報資源的局面,甚至在此合作的基礎上,發展成一個軍事同盟的關係,這些優點是目前純粹和美國保持軍售關係之環境中所作不到的。


目前台灣對外軍購的清況有時是處於『有錢也買不到』之困境,如台灣在某年有意要購買神盾級軍艦,但美國卻不賣給台灣就是一個例,因為在1996年台海導彈試射期間,在台海附近巡弋的美國航空母艦群中有一艘邦克山號的神盾艦就是負責全程監控中共整個試射過程,它用強力的相位陣列雷達成功地追蹤了M族導彈,並詳給記載了每一枚試射導彈的彈道和落點,所以神盾艦是唯一和中共導彈有『實戰經驗』的系統。神盾艦是TMD系統中海基式的主要發射平台,若台灣加入了TMD系統,依照合作契約的規定,美國必頁提供這種軍艦給台灣,屆時將可大為提升對中共導彈偵監的能力。


4.系統效能較合乎經濟效益

加入系統比單獨(個案)採購更合乎經濟效益,差別在於單獨採購通常很難做到完善的後勤維修效率。現行台灣的軍購由於國際現勢考量,不得不採用單獨一次買斷的方式,所以經常會現維修不易或無處維修的情形,使得國軍武器裝備的妥善率降低而影響戰力,即使能買到『便宜或二手的武器』,但是加上整體後勤龎大的維持經費,其成本效益還不如買單價高、新型及維修管道暢通的武器系統。


以台灣『購買紀德艦來取代神盾艦』此事為例,儘管神盾艦一艘單價高於紀德艦許多,但神盾系統卻是對付中共M族導彈的利器。而美國賣給我們的卻是高達17年的軍艦,且己除役並封存的紀德艦。暫不論其性能如何,因為其已無生產線,所以光是後勤維後就是很大的問題,再加上其龎大的體積和可能面臨無合適的港口可供停靠等問題,也招致不少爭議。其是合手未來台灣的作戰需求還有待驗證。


雖然這是因為台灣因買不到神盾艦而不得己替代選擇,也可能是美國要台灣表態參加TMD系統的一種權謀手段。但若只從經濟效益來考量,既然採購神盾系統和其它防禦導彈是遲早要做的事,倒不如早加入TMD系統對台灣還來得有利,因為此統將大幅減少對台灣的軍售障礙及維修成本。若只是決定未來再加入的話,那麼早加入比晚加入還來得有利。


()、持反對或保留的主要觀點


1.TMD系統還只是一個研發中的計劃:

台灣不能將反制能力的提升全部寄望於TMD系統,目前高空層防禦系統、海軍全戰區系統和空中雷射攔截系統都還在研發當中,要台灣現在就決定加入一個還未經過效率評估的系統是言之過早之事。

TMD計劃其實還有許多不確定性,例加起初有意要參加的南韓在1999年就退出此計劃,南韓所擔心的就是TMD的技術末得到驗證,因此不願加入此系統,也不想購買愛國者導彈,且美國在2001年突然宣布取消了海軍全戰區防禦系統(NTWD)計劃。所以目前只有美國和日本兩國對TMD系統有興趣,主要是因為該兩國已達成相關技術互相轉讓的協議,雙方可以藉者TMD合作的機會,由日本提供商業及軍事兩用的技術來換取美國的軍事技術,且相關國防工業是由該兩國的軍火商來包辦。此計劃可說是建立在美日雙方平等的基礎上才能享受的互惠,而台灣在無可提供交換技術的條件下一旦加入,恐怕要得到相關的技術並不是那麼簡單。


2.TMD系統花費太大:

一艘神盾級軍艦的單價就高達8億美元,對台灣計劃未來要購買四艘的總價是32億美元,光此採經費就等於是海軍4年的預算總額,另外,若以2枚導彈攔截1枚導彈來計話是話,要完全有效地攔截中共現在有一千多枚各式東風系列導彈,台灣所需的反制導彈(愛國者三型及標準二型)至少還要1000(現已有200)才足夠,以一枚愛國者三型的造價約2億台幣來計算(包含了所配備的雷達系統),總共要花費2千多億台幣來採購,這筆經費也等於是台灣一年度的國防總預算。除非是台灣幾年內不要購買其它武器、停止演訓及人事維持開銷,才有可能支付TMD之低空層系統所需的經費,這還不包含高空層及其他系統之所需,所以若台灣貿然加入,將會對其它預算產生嚴重的排擠效應。

導彈防禦打的是金錢消耗戰,台灣以2枚總價四億多台幣的愛國者三型來攔截1枚造價僅1300多萬台幣的M族導彈,攻守成本的差距竟高達30倍之多。台灣在未來戰爭中能否打的起這種消耗戰,是令人懷疑的。反對者認為TMD系統是一個無底洞的錢坑,美國在1993年至2005年要用875億美元在支付此一研發計劃,它會要求日本或台灣等加入來分擔這些研究經費,台灣的經濟可能會被此拖垮。


預算顯示,台灣如果加入TMD系統,需耗資94億美元,這個數字遠遠低於美國最終部署NMD系統的費用——600億美元。但美國要防御的是93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而台灣部署的TMD隻能覆蓋區區5700多平方公裡。以每平方公裡的成本計算,美國與台灣的耗費比為1250。從中可以看出,美國獅子大開口,為TMD系統向台灣漫天要價。


  撇開TMD系統的高空部分不談,僅部署必需的200枚“愛國者-3”導彈和相關系統就需要14億美元,每枚導彈裝備到部隊后還需700萬美元。此外.如果美國同意售台“宙斯盾”驅逐艦,這又是一筆高達65億美元的開支。由此不難想象,增加對TMD系統的投入必然會擠佔台灣防務預算中其他重要武器系統的份額,從而讓台灣捉襟見肘的軍事預算雪上加霜。


3.要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防禦系統:

在還沒解決台灣目前所欠缺的長程預警能力之前,即使採購者先進的攔截導

彈,其所發揮的效果是很有限的,因為台灣的導彈防禦縱深比起美國和日本少了許多,所以台灣反導彈系統所能反應的時間相對就短。南韓退出TMD系統有一部份因素就是距離北韓過近、缺乏戰略縱深,所以無法用TMD系統阻止北韓發射的彈道導彈,因而決定自行建立防禦系統。


以愛國者導彈在第一次波灣戰爭中的表現為例,當時伊拉克離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約為550650公里,所以飛毛腿導彈只需7分鐘即可抵達標,而美軍在經過偵測、識別、處理和通信的過程後,至少需要5分鐘以上才能發射愛國者導彈。台灣距離中共最近則不到300公理,若以美軍當時操作愛國者系統的時間做為標準,對中共由南京軍區發射、飛行時間只要5分鐘的M-9導彈來說,台灣的愛國者導彈根本沒有足夠的接戰的時間。如此,即使再擁有先進的愛國著三型導彈,也會因為反應時間短促而使反制效果大打折扣。


因為TMD系統並無相關保證要提供早期預警雷達和衛星技術給台灣的義務,所以台灣不應急於加入,而是要先取得早期預警能力之後,再來發靳反導系統也不急。台灣並非TMD不可,也可多方面發展反導能力,例如重點放在中科院正在研發中的ATBM反導系統,或者是和其他國家合作等,都是建立自已防禦系統的可行方式。



4.技術性的問題

海灣戰爭後,“愛國者”的性能被過分誇大。美國總審計署的調查結果表明,當時“愛國者”的命中概率隻有9%1997年,美國承認“愛國者”隻能攔截處於飛行末段的導彈。但美國總審計署在2000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改進後的「愛國者三型」,在性能上大大提高。因此,台灣要想依靠低空導彈防禦系統有效防禦大陸的導彈攻擊,就必須購買改進後的「愛國者三型」。而「愛國者」的技術進步並非一帆風順,其項目所需費用連年增加,這表明仍有技術難題尚未解決。這樣一來,台灣何時擁有這一系統就更是不得而知了。


  即便台灣的低空導彈防禦系統可以有效攔截大陸的短程導彈,台灣仍然面臨著大陸從內陸發射中程導彈的威脅。例如,中國的「東風-2」廠可以裝備常規彈頭,突破台灣的低空導彈防禦系統而打擊台灣相關目標。如果台灣認為有必要防禦這些導彈,實際上就承認了高空防禦系統的必要性。且不說高空導彈防禦系統的技術是否成熟,台灣願意置中國大陸的巡航導彈、信息戰和常規力量於不顧而斥巨資購買這一系統嗎?如果台灣將資源集中用於導彈防御,那麼台灣面臨導彈以外的威脅時將何以應對呢?


5. 軍事效能問題

談到TMD系統的軍事效能,必須考慮它對台灣總體軍事態勢的潛在影響。購買TMD系統必然會擠佔其他武器系統的預算份額。誠然,大陸的導彈威脅比其他威脅都緊迫,但這並非是惟一的威脅。導彈防禦系統無力化解台灣面臨的其他所有軍事威脅。


  而且.台灣要建造TMD系統必然要仰仗美國,這使台灣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由於TMD系統的大部分設備都產自美國,其管理、使用和系統合成人員的訓練也要長期依賴美國。除了TMD系統的主要部件.台灣還要靠美國的衛星預警數據來探測並跟蹤大陸的導彈發射情況。這無疑會阻礙台灣的情報收集能力,延誤重要的指揮控制決策。


  安全觀念和軍事文化的不同會導致對情報資料和緊迫程度的不同理解。為了防止危機升級,美國可能會故意延遲情報進入台灣決策系統的時間.因此,台灣還不能認為部署了TMD系統就相當於與美國在防禦大陸導彈方面建立了非正式的聯盟關系。TMD在台灣安全政策中的軍事效能尚無定論。


6.美國和中共的因素

中共認為台灣加入TMD系統是為了要替台灣獨立撐起一道保護傘,所以對

此一直是抱持強烈反對的立場,中共的沙祖康就說:「中國對美國將台灣納入TMD的一個重要關切是其對中國統一的影響,台灣若擁有先進TMD系統,將會給台獨勢力造成一個虛假的安全感,使其更有可能鋌而走險,結果必然會影響台灣海峽,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安全」。中共軍委會副主席張萬年也指出「任何國家向中國的台灣省提供TMD系統,以任何的形式將台灣納入TMD的計劃內,或直接或間接地將台灣包括在日美安全合作的範圍內,都將視為是對中國主權和顉土完整的嚴重侵犯,是對中國內政的嚴重干涉,必將遭到全體中國人民的堅決反對』。


中共也擔心此系統使台灣和美國建立準軍事同盟的關係,使全國正式介入台灣和中共的兩岸關係中。這也意涵,台灣議題透過戰區導彈防禦系統,除可強化美國在亞洲的聯盟顉導地位,也會使台灣問題更趨向國際化。對此,沙祖康就對美國表達強硬的立場:『美台若成形成事實上的軍事同盟或準軍事同盟,這將對中美關係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壞,如要售台神盾艦系統,將是非常非尚嚴重的政治事件。眾所周知,中美建交是建立在廢約、撤軍、斷交三項原則之上的』。美國決定不售予台灣神盾艦,主要也是顧及中共的劇烈反應所致。所以,中共的態度才是美國是否同意台灣加入之主要因素,即使美國先前有表達希望台灣能加入TMD的意願,這並不代表台灣可一廂情願的決定不參加,因為美國至原還未有台灣可加入TMD的相關法律,只要中共要求美國遵守『八一七公報』的內容,美國是不可能不顧慮中共的反對。這也是至今美國還未和台灣正式討論有關TMD計劃的原因之一。


假若台灣能加入TMD系統,中共要突破此防禦網,可能會因應美國的NMD系統一樣,會增加更多瞄準台灣的導彈數量、運用多彈頭技術,甚至可能不惜重用戰術性核武來對付台灣,屆時台灣可能又要尋求更先進的防禦系統來因應,這將會掀起兩岸另一波的軍備競賽,而助長兩岸不安的緊張情勢。


綜合以上各種意見,台灣是否加入戰區防禦系統的議題牽涉範圍非常的廣,不只是台灣內部的問題,這也牽涉到美國、中共和台灣之間的議題,而且是政治考量凌駕於軍事考量之上。在這種情形下,我國政府對此議題務必慎重其直,畢竟目前此系統還未完成研發,且美國的態度仍末明朗,台灣可以不用急著去表態,以免節外生枝。應當利用這段時間來取得國內對此議題的共識後,等待適當時機在作決定。







三、台灣加入TMD的利弊分析


根據以上所述,可由下表分析出TMD的利弊

優點

缺點

1.就台灣的政治現實而言,目前應當不能排除TMD這計畫,因為台灣面臨著中國的飛彈威脅必須有反制方法才符合國內政治上對於安全的需求。


1.即使是愛國者三型飛彈,攔截成功率仍然很低。

2.參與TMD,美國勢必承諾提供早期預警情報,此舉形同變相恢復中美協防,甚至可以形成一種美、日、台,(或美日台韓)的軍事同盟,這對台海安全有一定程度的保障作用。


2.海峽兩岸距離近,飛彈射程短,增加攔截難度。


3.以美國TMD為例,高層攔截交由戰區高層大氣防禦/THAAD(The Theater High-Altitude Area Defense;TMD中專責中程彈道飛彈)系統、中層交由愛國者三型、低層則由各戰區的短程/低空防空系統負責(也就是說依戰區不同,各種短程/低空防空系統都有可能用到),來達到多層次防禦、好增加攔截機會。

3.反飛彈系統對付密集發射、全方位發射、子母彈無能為力,對付彈體彈頭分離的飛彈很困難。



4.台灣缺乏衛星或遠程相位雷達預警系統指示目標方位,攔截飛彈威力大為減低。



5.攔截飛彈成本高、攔截成功率低,台灣打不起消耗戰。


結論:

台灣當局認為,中國大陸常規部隊的裝備水平不高,但導彈技術並不落後。其導彈可在遠離沿海地區的基地發射,越過台灣海峽打擊台灣。大陸已在台灣對面部署了幾百枚導彈,如果這些導彈對台灣密集發射,即使隻裝備常規彈頭,也會給台灣未來的導彈防禦系統構成很大威脅。

  此外,大陸還從俄羅斯購買了裝備有SS-N-22『日炙』反艦導彈的『現代』級驅逐艦和空中預警機,這將大大提高大陸的海上機動能力和超視距目標定位能力。大陸還在研製衛星定位系統,其目的是提高巡航導彈和短程導彈的命中精度,從而提高打擊台灣空軍基地和港口的能力。據說大陸還購買了俄羅斯的Kh-31P反輻射導彈、KS-172空空導彈和空射反預警機導彈,這可削弱台灣的預警和反導防禦能力。


  台灣的『愛國者二型』導彈防御系統尚未經過實戰檢驗,何況台灣民眾在心理上無法接受戰爭的現實。台灣的經濟也經不起大陸導彈的打擊。一旦大陸發動導彈襲擊,即使不發起登島作戰,也會造成島內資金的大量外流。大陸不斷增加沿海地區的導彈部署.已經引起了台灣決策層的極度不安。


四、TMD是確實能保護台灣的領本嗎?

TMD系統由兩個部分組成一一低空防禦系統和高空防禦系統,以40公里的攔截高度為臨界點。完整的TMD系統應該既包括低空又包括高空防禦系統。低空防禦系統的攔截半徑為50—60公里,『愛國者二型』和『愛國者三型』就是典型的低空導彈防禦系統。高空導彈防禦系統的覆蓋面積較大,主要有艦載海軍全戰區防空系統、陸基戰區高空區域防空系統,以及助推段攔截系統。


  『愛國者三型』是『愛國者二型』的改進型,使用了增程攔截技術,「命中—摧毀」攔截彈頭可在30公里的高空擊中目標。而高空防禦系統攔截來襲導彈的高度在40—150公里之間,防御區域直徑達幾百公裡。要部署戰區高空區域防空系統還需輔以相控陣X波段雷達,其探測能力達500公裡,而且應具備區分假目標與真彈頭的能力。


  海軍區域防空系統和海軍全戰區防空系統要依靠“宙斯盾”巡洋艦和具有垂直發射系統的驅逐艦才能發揮作用。由於要到2007年或2008年這兩種系統才有可能進入部署階段,目前台灣加入TMD系統的爭論主要集中在部署低層防空系統的必要性上。


  歷史上,台灣在研發導彈方面一直落後於大陸。20世紀70年代,大陸衛星上天後,台灣中山研究院立即著手實施“青蜂計劃”.研製短程導彈,並在1980年初見成效。同年,中研院研製成功了研究導彈制導技術的計算機系統。台灣自行試驗並部署的短程導彈包括“雄風”地空導彈、“天箭”空空導彈和“天弓”地空導彈。針對大陸在沿海地區部署的M族導彈,台灣還在自行研發反導系統。


  由於大陸在研發導彈系統方面一直佔有優勢,台灣從美國購買TMD系統似乎成為扭轉這種不利局面的上策。台灣島內支持加.A,TMD系統的人士認為,部署TMD系統可保持兩岸攻防均勢,懾止大陸利用其導彈能力發動進攻,從而確保地區穩定。但這種意見在島內並未達成共識,有關TMD系統的爭論有加劇之勢。


五、台灣政黨對於TMD的看法

台灣的TMD爭論與黨派政治交織在一起,但大陸擔心台灣加入TMD系統會增加其「獨立」的籌碼,尤其對於執政黨民進黨的顉導之下。


黨別

民進黨

國民黨

讚成/

反對

讚成

讚成


理由
















1. 民進黨主要關注社會和政治問題,很少關注軍事問題,但在導彈防禦問題上卻立場強硬,這是因為有利於它贏得軍方的選票,增加在大選中的實力,同時又有利於實現其台灣「獨立」的政治目標。


2. 民進黨多數黨員還認為部署TMD系統可增強台灣與美國和日本的防務聯系。因此,即使代價巨大,也仍然值得投資。借導彈防禦而與日本和美國結成事實上的軍事聯盟後,民進黨就會進一步奢望其實現「完全獨立」的前景,至少也可保持與大陸分庭抗衡的現狀。

  1. 可以鞏固美台關係。


  1. 但在國民黨內部,也有一部分

人認為TMD耗費過大,會擠佔社會福利和民用基礎設施在預算中的比重。在消除選民對大陸導彈威脅的擔心方面,TMD確實是一個賣點。但如果TMD的研發和建造費用阻礙了其他預算項目的增加,選民可能就不會答應了。而競爭對手也正可利用增加社會福利來拉走選民。因此,國民黨在安全與社會福利的平衡問題上如履薄冰。




結論




民進黨完全以獨立導向來支持加入TMD,但相對的更容易觸發兩岸最敏感的議題,反而更容易引發台海危機。


除了認為可以維持美台關係外,還關心了因為軍事預算而排擠了人民福利的議題,如果加入TMD是用國民黨主導,相對地對於台灣人民比較有保障。


除政黨之間的不同意見外,有關TMD問題的爭論也反映在台灣軍隊各軍種之間競爭上。台灣軍隊建設歷來重視陸軍,但在20世紀70年代台灣放棄反攻大陸的想法後,軍費開支逐漸向海空軍傾斜,在1995年的武器採購預算中,陸軍竟然隻得到了11%的份額。近年來,台灣軍方才關注這一問題,開始逐步實現軍費開支的三軍平衡。


  TMD系統為台灣陸軍重新爭取武器採辦預算中的份額創造了良機。但台灣軍隊中反對TMD的人卻多數來自陸軍,他們的擔心主要集中在TMD系統的技術可行性以及效費比上。1 997年克林頓和江澤民宣布美中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後,台灣軍方的許多高級將領又認為有必要以非正式軍事聯盟的關系加強美台關系,於是開始支持台灣部署TMD系統。


  爭論歸爭論,TMD進入台灣似乎已成定局,現在的問題是台灣將建成一個什麼樣的TMD系統,人們對其效能及在預算中的比重將拭目以待。


六、台灣加入TMD對兩岸關系的影響探討


如果台灣選擇TMD,將給兩岸關系、地區安全和美台中三角關系帶來深遠影響。TMD的支持者強調,TMD是用來防御的,是限制大陸的導彈破壞並懾止大陸進攻行為的安全保障,不具有任何挑舋性。然而,擁有了TMD這一手段后,台灣就有可能無視大陸的導彈攻擊而宣布“獨立”。TMD的政治影響因此就改變了它的防御性質。台灣為了增進安全而部署TMD.必然會削弱大陸的安全:大陸就會提高軍事能力來重新奪取其相對優勢.最終結果是使台灣陷入與大陸競爭和對抗的“安全困境”。


  近來發生的兩件事也許會導致兩岸“安全困境”的進一步惡化。“宙斯盾”系統一直被大陸認為是一種准進攻性力量,因為它有能力部署進攻性武器.且海上機動能力使其可以緊靠目標區部署。如果美國售台“宙斯盾”級驅逐艦,大陸就會在沿海地區部署更快、更精確的導彈來彌補。這也許正是美國在售台“宙斯盾”艦問題上猶豫不決的原因。中國為提高其海上防御能力而購買“現代”級驅逐艦,也正是看上了SS-N-22“日炙”反艦導彈對付台灣海軍的能力。台灣海峽寬約130—250公裡不等,隻要部署在這裡的導彈射程超過100公裡,就會被認為富有進攻性。因此,兩岸在TMD系統的攻防性質上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通常認為,TMD是純防御性的,因為台灣不會用它來進攻大陸或發動首次打擊。但在大陸眼中,這無異於台灣在獨立問題上為改變現狀而採取的“主動”措施。中國認為,美台在TMD問題上的合作會使美國成為台灣的安全保証,影響大陸實現國家統一的大業。面對台灣的分裂舉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r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