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國道客運火燒車,台鐵南迴大翻車,我都敢搭乘。 可是這次高鐵試營運期間,消基會出面反對了,我支持消基會更勝高鐵, 所以在消基會改變反對立場之前,我不打算搭乘高鐵。 在電視新聞看不到政府為什麼准許通車,消基會又為什麼反對, 索性自己找答案,示範給新聞媒體看。 消基會表示,拒搭高鐵有三大理由: 一、交通部以及台灣高鐵公司聲稱33項缺失均已辦理完竣, 卻未對消費者及社會大眾公開說明,何以取信? 二、無論是台鐵或是航空等運輸工具均有運送契約, 高鐵公司已正式營運,卻無運送契約,何以對消費者保障? 三、比照航空票價的高鐵,保險卻比照台鐵,何以保障消費者? 高鐵是公辦委托民營的重大國家建設,但消基會絕對有資格講話。 是的很多詳細的數據,搜尋對岸的新聞資料比較快, 「政府負責的經費為1057億元,高鐵公司負責的經費為4800億元。」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news.china.com/zh_cn/finance/11009723/20070109/13865638.html 全民出資1057億元,至少占一席董事都不過分, 雖說高鐵公司沒有公設董事,也不該無視有公信力的非營利組織監督,什麼都推給市場機制。 消基會罕見地舉辦了六次記者會, 希望交通部、高鐵局和高鐵公司正式對外說明 第二次履勘委員三十三項待改進缺失的建言,以昭公信。 http://www.consumers.org.tw/ 英國勞氏驗船協會在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六日的認證書共有四大本,三○○多頁, 裡面詳細列了廿八項重大缺失要改進,另還有五大限制。 這麼重大的認證書,卻在二零零六十一月廿一日就全數獲得解決,其過程另人擔憂。 http://www.tssdnews.com.tw/daily/2006/11/27/text/951127g4.htm http://www.lr.org/(英國勞氏驗船協會 Lloyd's Register) 而政府的做法是什麼呢?看看以下三條新聞: 2006年12月22號 蘇貞昌:「高鐵通車的前提是安全,希望外界能夠平心靜氣,不必有政治口水,也不要惡意批評。」 http://news.yam.com/bcc/computer/200612/20061222719839.html 2006年12月26號 「三十三項通車前應改善事項因資料數量多,無法在第一時間對外公布, 高鐵局幕僚正加班整理中,預定本周總結論報告可分送前高鐵履勘委員。」 http://news.pchome.com.tw/society/chinatimes/20061226/index-20061226015107240700.html 2007年1月5號 「一月五號到十四號是試營,如果順利,十五號正式通車。」 http://www.pts.org.tw/php2/program/citizen/citizenProgram.php?serials=1168012800 上列三條新聞單獨看都合情合理,照時間順序組合起來就覺得苗頭不太對。 國內新聞媒體平常嗜血般追著隱私咬,很少注意公共工程履勘這種事, 好歹消基會舉辦了六次記者會,面對消基會對高鐵的強烈質疑, 高鐵公司至少該為了履勘應改善事項,辦一場記者會說明問題所在與改善結果, 高鐵公司不說明,高鐵局、交通部甚至行政院都該主動出面澄清。 通過交通部高鐵局履勘,和公正第三者勞氏驗船協會 提出確認高鐵可營運通車的IV&V認證報告, 是高速鐵路通車不可或缺的二項條件。 我不知道在政府公文上怎麼描述履勘結果,可以肯定的是: 當政務官不講實務開始打官腔 技術官僚都靜悄悄彷彿不存在 意味履勘不昭公信潛藏著危機 試營運期間高鐵不會出什麼大事,高鐵公司沒有那麼笨, 當社會大眾都開始放心搭乘,高鐵載運量達到高峰以後,缺失才會慢慢浮上檯面。 一個月試運轉零事故不能與安全畫上等號,應改善事項是否確實完成改善才是關鍵。 我支持消基會更勝高鐵,真憑實據不受操弄的言論,比子彈列車重要得多。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