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先說明教官制定的 期中報告規範

一、 POWERPOINT 製作:
  1. 深藍色背景、白色字、標楷體、字型至少 28 以上。
  2. 字型大小 ─ 適中,最後一排同學可看得清楚。
  3. 文圖相結合,不可只有文字、一定要有圖輔助說明。
  4. 一律燒成光碟、報告後要繳交評比。
  5. 報告前任務編組表 ─ 要繳交教官評分用。編組表格式 ─ 如附表。
二、 報告者注意事項:
  1. 事先蒐集相關資料並詳加研讀,熟悉自己要報告的內容,把握重點,深入生動報告。
  2. 報告時台下若有同學伏案而睡、則扣該報告者 5 分,
     報告者應掌握全場同學聽講狀況,並適時提醒。
  3. 全組提報時間:不得少於 60 分鐘,由組長任務分配及掌握報告時間,
     最好分成 3 - 6 人報告,每人 10 - 20 分鐘,較為適當、較為精緻。
  4. 務必事前充分準備,提供同學最精彩的報告,
     千萬不可拿著資料從頭念到尾,浪費大家時間,若有此現象,該組一定不及格。
附表:編組表格式範例
在編組表格式範例最底下,教官附註寫著:
「凡未參與資料收集、彙整或上台報告者,將不給予期中考成績,
  各組同學請主動協調組長、請示工作任務。」
我回想以前做團隊報告的經驗,
一開始有機緣積極參與的成員,肩上的責任會越挑越多;
處事被動的人會被慢慢排除在決策中心之外,
如果不夠圓融隨和,甚至有可能分享不到最後成果,
這是團隊合作常見的趨勢。

不夠圓融隨和正是我的弱點之一,
我排擠過別人,也被別人排擠過,兩種情況我都不喜歡。
這次我的對策是,利用自己的網誌空間撰寫軍訓課的期中報告,
讓分散各系、生活互不相干的,二十二個同校同學們,
在資訊共享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創作。

運用網路日誌貼文回應的功能,很適合公開討論各種不同意見。
以此為基礎來定義「資料收集」、「彙整」與「上台報告」
〈資料收集:找到資料,並且公開讓所有組員都能取用資料的方法。〉
  我想得到的有網路資料、報章雜誌、書籍、影音資料、期刊文獻、博碩士或研討會論文,
  可以直接用網址連上的網路資料就儘量公佈網址,簡省版面也避免盜轉之嫌。
  透過逢甲大學圖書館找得到的資料,公佈條碼、索書號,簡單加上一些說明文字就行。
  其他資料只好請各位貼文。
〈彙整:閱讀資料或其他組員整理過的想法,並且發表自己整理過認為值得加進報告的想法〉
  就算你的整理出的內容得不到其他組員的回應或延伸討論,
  你做過的每一分努力還是留在網誌上,不會被抹殺掉,
  倘若出現幾個很難分出高下的好論點,我自然會出面仲裁。
〈上台報告:製作足夠支持二十分鐘的電腦投影片檔案以及純文字講稿,並且親自上台報告。〉
  參與越多、對報告的內容越是熟悉的人,越適合上台報告。
  用自己準備的投影片與講稿上台報告,
  比較不容易給聽眾「拿著資料從頭念到尾」的感覺。
第四組分配到三個題目

,分別是

「飛彈防禦系統專題報告,用圖文詳細說明:TMD整個
  作戰構想、攔截過程、效果評估、對臺灣的影響?
  就其利弊加以分析之。」
「未來戰爭的趨勢及型態研究報告 ─〈改變戰爭的武器〉。」
「中、美、俄太空科技軍事武力研究 ─〈空權探討〉。」

在這裡針對每個題目各開一篇文章,分別是:
﹝戰區飛彈防禦系統﹞﹝未來戰爭趨勢及型態﹞﹝中美俄太空軍事武力﹞
利用文章開放回應功能收集大家的想法與意見。
前面定義過的資料收集、彙整,還有上台報告,
都是各位組員可以自由選擇的工作範圍。
請各位盡己所能,別被常見的,由上而下的工作分配拘束住。
找到資料,或者想到什麼見解,就像使用BBS(電子佈告欄)一樣,
儘管往對應的文章回應,不一定要專攻一個題目。

為了讓每位同學的參與都能留下痕跡可尋,
請各位組員在「Name:」這個欄位填入含有自己學號的代稱。
無名小站並不穩定。無法順利回應文章,甚至瀏覽不到內容都是常有的事。
這個缺點就靠電子郵件來補足,請註明自己的姓名、學號,與針對的主題,
我會整理到網路日誌相對應的文章上。

很幸運的,在 2006.11.22(三)課堂上,同學們的參與氣氛還算熱烈,
保險碩一陳同學,有意願主導﹝戰區飛彈防禦系統﹞的討論;
自控三甲韋同學,有意願主導﹝未來戰爭趨勢及型態﹞的討論;
航太四乙黃同學,有意願主導﹝中美俄太空軍事武力﹞的討論;
如果不習慣不特定的工作內容,比較偏好去做一兩件目標明確的任務,
我鼓勵你去找這三位同學尋求合作的機會。
也請陳、韋、黃,這三位同學向我彙報一起合作的組員都作了些什麼。
當然找我也是可以,原則上我會挑選一些最需要幫忙的環節請你協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rst 的頭像
    qrst

    qrst

    qr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